| 东北地区近50年气温突变及区域分异特征研究 |
其他题名 | Study on the Temperature Abrupt Analysi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 of Northeastern China in Recent 50 years
|
| 孙嘉
|
学位类型 | 硕士
|
导师 | 周成虎
; 裴韬
|
| 2011-05-31
|
学位授予单位 |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
|
学位授予地点 | 北京
|
学位专业 | 环境科学
|
关键词 | 气候变暖
气温突变
滑动平均t检验
Mann-kendall检验
空间聚类
|
摘要 | 过去几十年,随着气候变暖的日益加剧,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,成为了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。在20世纪20年代和70年代,全球出现了两次突变变暖,在这两次突变变暖的过程中,气温变化的区域特征十分明显,对当地的生态环境、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同影响。研究发现,东北地区是东亚大陆增温最显著的区域之一。在现有的对东北地区气候突变的研究中,大部分偏向于将区域的气象观测序列综合为一条“平均序列”来研究整个区域的气温突变现象,从而对影响气候突变的因子进行推断。这些方法忽略了气象观测数据本身的空间分布,往往无法获得区域内部的气候变化规律。另外,多数对气温突变的研究止步于突变的检测方法,确定突变的时间,而对区域气温突变前后的气温变化,即区域气温突变强度的研究相对较少。针对上述研究的不足,本文对东北地区区域气温突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,并提出了一套研究区域气温突变时空特征的方法。首先,根据东北地区近50年的月均温建立年均温和冬半年、夏半年平均气温序列,分析了东北地区近50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和周期,讨论了气温序列的年代际、年际突变的时空变化特征,并在此基础上利用Mann-Kendall方法检验了突变发生的时间。最后,本文通过计算气温突变前后的温度变化,对东北地区的气温突变强度进行了分析,并且利用K-means方法对气温突变强度进行聚类,讨论了东北地区气温突变的区域分异特征。主要结论如下: (1) 东北地区年均温变化周期为5年,年均温表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,气候倾向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属于全国近50年增温最显著的区域之一。就季节来看,冬半年增温趋势明显高于夏半年的增温趋势。 (2) 在年代际尺度上,近50年东北地区的年均温突变发生在1988年前后。冬半年的平均气温年代际突变与年均温的年代际突变类似,而夏半年的平均气温年代际突变与年均温的年代际突变大不相同,发生在90年代。在年际尺度上,年均温和冬半年均温在1988年附近均出现显著突变,而夏半年均温没有显著的突变。 (3) 东北地区气温序列的突变时间存在空间分异特征。东北地区75%的气象观测站的年均温突变时间位于1985~1990年之间,只有科尔沁沙地北部的站点突变开始时间较晚,基本在90年代后;而对于冬半年均温而言,其突变主要发生于山地、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高平原,并且突变年份集中于1986~1990年之间;夏半年均温的突变时间为90年代,在1991~1995年之间起始于松嫩平原、呼伦贝尔高平原、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,1995之后发展到科尔沁沙地附近,少数站点晚至1999~2000年。 (4) 对东北地区各气象观测站的气温突变强度进行聚类后发现,可以将整个区域划分为五类,气温突变强度的聚类结果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聚集性,说明东北地区气温突变的强度存在区域分异的特征。其中,呼伦贝尔高平原的区域集聚特征最为明显,气温突变强度为全区最大,是近50年东北地区气温变暖最显著的地区;而东北地区南部(包括辽河平原、辽东半岛、辽西走廊),其气温突变强度为全区最小,气候变暖最不显著。 |
文献类型 | 学位论文
|
条目标识符 | http://ir.yic.ac.cn/handle/133337/3615
|
专题 |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知识产出_学位论文
|
推荐引用方式 GB/T 7714 |
孙嘉. 东北地区近50年气温突变及区域分异特征研究[D]. 北京.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,2011.
|
除非特别说明,本系统中所有内容都受版权保护,并保留所有权利。
修改评论